昨天,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相關文件,全省范圍內深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工作。治理工作實施意見不僅明確了重點治理的6種個人“吃空餉”情形,同時規定,對出現“吃空餉”問題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人員,要追繳“吃空餉”資金,上繳同級財政;以后審計部門在部門預算執行、地方財政收支和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等審計項目中,要把查處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
公布舉報方式接受群眾監督
意見規定,本次集中治理工作的范圍為全省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工作人員和相關離退休人員。單位“吃空餉”問題包括,機關事業單位隱瞞事實、虛報人員編制或實有人數套取財政資金。個人“吃空餉”問題主要指有關人員不在崗而違紀違規領取工資、津貼補貼。
根據意見,2015年1月,各機關事業單位要按照界定的“吃空餉”情形,開展自查自糾。1月底前,各級要對機關事業單位自查自糾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各市、省直各部門(單位)要在2015年2月上旬,將“吃空餉”集中治理情況統計表及逐級匯總核查后的“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工作情況報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市及省直部門(單位)深入開展“吃空餉”集中治理工作情況進行抽查。
各機關事業單位在自查自糾過程中,要在單位內部對編制內人員工資發放情況進行公示,接受干部職工監督。縣以上各級組織、機構編制、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審計等部門要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情況聯合進行督查,并向社會公布舉報信箱、電話、電子郵箱等,受理群眾舉報,對收到的舉報線索,認真查處,并向實名舉報人進行反饋。要根據掌握的機構編制、人員基本信息、工資統發信息等,逐級對報送的情況進行核查,對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情況進行抽查,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單位要重點檢查。
各機關事業單位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是集體責任人。要把這次集中治理工作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化整改和加強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的重要措施。對在“吃空餉”問題治理工作中隱瞞不報、敷衍了事、弄虛作假、頂風違紀的單位和人員,要從嚴追究相應責任,并予以通報。
掛名不上崗堅決清理
對出現“吃空餉”問題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人員,要追繳“吃空餉”資金,上繳同級財政;對占編“吃空餉”單位,機構編制部門要核減相應編制,財政部門要核減相應預算和經費,對造成“吃空餉”負有第一責任和集體責任的領導人員以及相關責任人員,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黨紀政紀責任,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
對“吃空餉”人員,要依據不同情形進行處理。對在機關事業單位掛名未實際到崗工作的,要進行清退;對應當終止人事關系的,要按照規定作出人事處理決定,辦理相關手續;對已與單位終止人事關系或已辦理離退休手續的,要核銷工資關系;對工資和津貼補貼處理未到位的,要按照政策及時處理到位。對利用職權讓親屬或他人在機關事業單位 “吃空餉”的領導干部,要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
對調出機關事業單位仍在原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人員,要按照政策規定予以糾正;對雖未在原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但按照規定應當終止人事關系的人員,以及已達到退休年齡未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要盡快辦理人事關系終止或退休手續。
將“吃空餉”納入審計重要內容
據悉,全省將進一步強化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嚴格人員考核管理,加大日常考核力度,防止因管理松懈造成新的人員在編不在崗;嚴格人事管理流程,規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流動、退休、亡故、處分、辭職辭退、解除聘用合同等環節的管理,及時修改或核銷人員信息資料,并相應調整處理有關工資待遇。
財政部門要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審計部門在部門預算執行、地方財政收支和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等審計項目中,要把查處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快實現機構編制、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相關數據與信息共享和對接。
組織、機構編制、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開展定期和不定期專項監督檢查,規范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要加強社會監督,健全監督舉報制度,公布監督舉報電話、網站,隨時受理舉報并及時調查核實。對新聞媒體反映的“吃空餉”問題,要及時核查,并反饋調查結果。對情節特別嚴重的典型案例,要通過媒體進行曝光,并向社會公開治理結果。(記者 于順)
6種情形為個人“吃空餉”
在機關事業單位掛名并未實際到崗上班,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因曠工或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等原因,按照規定應與單位終止人事關系,但仍在原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已與單位終止人事關系或已辦理離退休手續,仍按在職人員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已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蹤,仍由他人繼續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受黨紀政紀處分及行政、刑事處罰等,按規定應停發或降低工資待遇,但仍未停發或按原標準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其他違紀違規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處理意見
1、對出現“吃空餉”問題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人員,要追繳“吃空餉”資金,上繳同級財政。
2、對在“吃空餉”問題治理工作中隱瞞不報、敷衍了事、弄虛作假、頂風違紀的單位和人員,要從嚴追究相應責任,并予以通報。
3、審計部門在部門預算執行、地方財政收支和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等審計項目中,要把查處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青島早報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